西部建设大把图纸铺进老区
如何做好一个有意义的实践活动?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交出了一份很好的答案。博士调研团下基层
近日,这所培养建筑业、建筑材料专门人才的高校组成“赴延安革命老区建筑施工服务队”,在陕北老区吴起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在社会实践中,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历时14天,分赴吴起镇、铁边城镇、周湾镇、白豹镇、吴仓堡乡、新寨乡、王洼子乡、庙沟乡等多个乡镇,在感悟延安精神、重温先烈事迹、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,围绕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建筑结构形式进行调研;对延安地区的建筑农民工进行培训;提供了适宜延安农居的土木工程技术服务。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产资源学院却兵分另一路,组成“循环经济发展博士调研团”赴陕西韩城调研。博士生们以“青春九十年,报国勇争先”为主题,在韩城市龙门镇工业园区,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,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学科服务优势。
韩城龙门镇工业园区过去不太注意环境保护,投资开发的项目产生了污染。博士调研团抵达这个工业园区后,结合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课题,对工业废水、废气、废渣“三废”处理进行了专业指导,并开展了详实的数据采集工作。
通过为期10天的社会调研,博士调研团结合所学专业撰写了7份调研报告,在宣传循环经济理念的同时,对韩城龙门镇工业经济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。留下红色烙印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则组成“老城区改造社会实践团队”赴陕西渭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这个实践团队由城市规划、建筑设计专业的3名教师、2名博士生、4名硕士生和4名本科生组成,主要以保护历史建筑为目的,围绕人居生活环境质量提升,铺开自己的规划设计图纸,为城区服务、为基层服务,为陕西老区留下红色的烙印。
据了解,这个实践团队在实地进行了大量的拍摄记录,记录了古建筑、老宅子、城墙遗址等建筑文化,并先后四次来到鼓楼、文庙、城隍庙等建筑文化旧址开展勘踏。临行时,建筑学院的学子们为该市规划部门留下了一份“以历史建筑保护为首,人居生活环境改造为重”的规划方案。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处负责人说,通过此次深入陕北老区等地的社会实践活动,大学生不仅把课本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践,还通过志愿者服务给老区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近日,这所培养建筑业、建筑材料专门人才的高校组成“赴延安革命老区建筑施工服务队”,在陕北老区吴起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在社会实践中,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历时14天,分赴吴起镇、铁边城镇、周湾镇、白豹镇、吴仓堡乡、新寨乡、王洼子乡、庙沟乡等多个乡镇,在感悟延安精神、重温先烈事迹、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,围绕黄土高原地区的独特建筑结构形式进行调研;对延安地区的建筑农民工进行培训;提供了适宜延安农居的土木工程技术服务。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产资源学院却兵分另一路,组成“循环经济发展博士调研团”赴陕西韩城调研。博士生们以“青春九十年,报国勇争先”为主题,在韩城市龙门镇工业园区,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,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学科服务优势。
韩城龙门镇工业园区过去不太注意环境保护,投资开发的项目产生了污染。博士调研团抵达这个工业园区后,结合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课题,对工业废水、废气、废渣“三废”处理进行了专业指导,并开展了详实的数据采集工作。
通过为期10天的社会调研,博士调研团结合所学专业撰写了7份调研报告,在宣传循环经济理念的同时,对韩城龙门镇工业经济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。留下红色烙印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则组成“老城区改造社会实践团队”赴陕西渭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。这个实践团队由城市规划、建筑设计专业的3名教师、2名博士生、4名硕士生和4名本科生组成,主要以保护历史建筑为目的,围绕人居生活环境质量提升,铺开自己的规划设计图纸,为城区服务、为基层服务,为陕西老区留下红色的烙印。
据了解,这个实践团队在实地进行了大量的拍摄记录,记录了古建筑、老宅子、城墙遗址等建筑文化,并先后四次来到鼓楼、文庙、城隍庙等建筑文化旧址开展勘踏。临行时,建筑学院的学子们为该市规划部门留下了一份“以历史建筑保护为首,人居生活环境改造为重”的规划方案。
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处负责人说,通过此次深入陕北老区等地的社会实践活动,大学生不仅把课本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践,还通过志愿者服务给老区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